燈集錄

身心淨化的人生佛教

太虛大師提倡「人生佛教」,並主張「人圓佛即成的思想」;學佛者,應從「做人」開始,以正信佛法實踐佛法,由人進而菩薩。太虛大師又說:「人為萬物之靈,佛唯人類才可以修學。」人生佛教,即由人乘進趣大乘的佛法 一 先了解佛法,正信佛法,由正信佛法而實行佛法,就普通的機宜上,重在從完成人生再以發達人生而走上菩薩行的大覺路。

太虛大師一生盡力於中國佛教改革運動中,而終於提出這一重要理念,並在晚年將其思想體系組織完成,使我們不得不重視其重要性,並有必要去追溯思想與理念的契機與否,就今日所需加以發揮來達到「身心淨化」的目標。

就保持人的業果言,在今日亦須以佛法建立人生道德,使人間可為實行佛法的根據地。人人學佛,佛法才可風行世界,普遍全球。正如太虛大師本身所言:「若能將這人生佛教的道理,宣揚於面洋以至全世界,則可綜合又超越一切科學哲學,而駸駸乎為世界文化,世界宗教的歸墟矣 。」

印順導師的妙雲集下編之一《佛在人間》一書,人間佛教緒言:「佛法所最著重的,是應機與契理 。」契機,即所說的法,要契合當時聽眾的根機,使他們能於佛法,起信解,得利益。契理,即所說的法,能契合徹底而究竟了義的。佛法要著重這兩方面,才能適應時機,又契於佛法的真義。

人生與人間的思想,太虛大師在民國十四五年,提出了「人生佛教」。在抗戰期間,還編成一部專書 一《人生佛教》。太虛大師以為:人間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義好。他的唱道「人生佛教」,有兩個意思:「因為中國的佛教末流,一向重視於一死,二鬼,引出無邊流弊。」太虛大師為了糾正它,所以主張不重死而重生,不重鬼而重人。以人生對治死鬼的佛教,所以以「人生」為名。

在人生佛教的層系中,故其寬度較上下層為最狹,但卻是最重要的「有情流轉中繼善成性之人生」,故可說是上升下墮的樞紐。易經中說:「繼之者善,成之者性」,說明人生以繼善成性為至善最美標準。佛法以為人是五戒十善之善業所惑,儒家亦說人性是善的,能將此善性繼續而擴大,就能成賢成聖了。此道理為儒家特長,今講人生佛教,其重點亦在此,這是完全依人為中心。太虛大師強調說:「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圓佛即成,是名真現實。」

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是以人乘行果為所依,進趣大乘行為所向,因為唯依著人乘正法,修成圓善的人格,保持人乘的果報身,才是時代所需要的,由此向上增進,可進趣大乘行;所謂大乘行即發菩提心,修六度行的自利利他行,凡行任何法門,能生起兼利的作用者,皆可稱為大乘行。身心淨化是需要五戒十善作為基礎,進而提昇完美人生。人乘正法是當時中國佛教所忽略的一個基礎,而導致佛教出現了兩種極端的現象:「一是早期已建設的高度文化與哲學,因此而脫離倫理道德,缺乏現實人生的這一層面,使欲探究佛教哲學思想者容易產生高不可攀,或只能玄思空想,無從逐步進修。二是一般社會群眾不懂高深哲學,又無法確立佛教的道德觀念,在對宗教祈禱或信仰的需求之下,把多佛多菩薩的崇拜,混與本土多神崇拜之信仰中。」

五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條。也是人類應共同修學的道德修養。十善是從基本戒條所發展出來的;行持十善而能得現生樂、後生樂、近涅槃樂,這是和樂善生。五戒十善,本於自他共處,非一人之戒善;自行,教他行,讚歎行,隨喜行,必自他共行,乃足以致人世之和樂善生。不欲此世之淨化則己,求淨化,欲以大同、和平、自由為鵠者,離五戒十善,不可得也!菩薩瓔珞經云:「一切眾生,初入三寶海,以信為本;住在佛家,以戒為本。」

學佛的人,在皈依三寶後,即應受持五戒。五戒須從大德師長前乞受,即是不殺生,不偷盜,不邪淫,不妄語及不飲酒。前四條戒是性戒,最後的一條飲酒戒,是屬遮戒;但飲酒的本質非罪,不過酒能亂性,是生罪之因;為了防護修行人的淨行,所以佛加以遮止不許飲服。

隨後五戒並發展出十善戒法:即是身三:「不殺生,不偷盜,不邪淫」;口四:「不妄語,不兩舌,不惡口,不綺語」;意三:「不貪,不瞋,不癡」的十善戒法。戒為無上菩提本,應當一心持淨戒。五戒又為一切戒律之基,乃人乘之正因,成佛之方便,理宜深切體認,嚴持不犯,須臾莫離也。

五戒十善戒法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