燈集錄

無常的啟示

世界上的一切人、事、物,都在傳達「無常」的訊息。猶如:人有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。」事有「生、住、異、滅。」物有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。」等種種的變化,那是絕對平等的。因為它在這宇宙人生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,就是它充滿著公正和無私的一種循環性。

「無常」猶如空氣和陽光般,絕對不存半點自私與分別的心。一般普羅大眾或高層人士,同樣的可以享受到空氣的清新和陽光的溫暖,而差異的地方是每個人的因緣條件不同,導致差別的情況出現。

在我個人了解的程度上,「無常」并非機械性的理論,而它是活生生的例子,更表露出它的真情與它的般若智慧。從深一層去認識與體會它的時候,能意會到更切實,因此我們無法透過語言文字去表達它的真實,因為它是「真理」。「真理」猶如個人飲水,冷暖自知的才能體會得了。

一般上的人,或許可以透過一些管道和實事求是的方法去接觸它 ( 無常的真理 ) 。人生裡頭即然有悲歡離合,生離死別,病體羸弱,天災人禍等等事件發生,這都存屬於表層的、粗層面的,後知後覺的,事後而知的接觸,且是經過一股強勁的沖擊下,後感官知覺作用產生,促使我們有所警覺,有所領會,有所知曉。可知這是後知後覺的接觸,也許是不知不覺的部份。

假如,每個人都能深一層去了解與體會「無常」的「變」是真實法則的話,自然而然即會珍惜和把握現實所擁有的一切因緣條件,於是乎,人生更會朝向大光明和理想的道路前進,而去改變現狀的一些不圓滿,不究竟。

也許,有些人類會不滿足現實狀況之下的因緣,在於求不得苦之下,慢慢形成內在的自卑感和埋怨心;如一個家庭裡,你的長相美丑好壞,物質分配不均等,都可能會責備父母所給予的條件不夠好,卻不知自己的福德因緣不夠強,更不知自己原來也是福報不夠的一份子,而過份的要求父母無條件的給予滿足。其之不孝也!蘇東坡居士說: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底各不同,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除此以外,能夠得人生者,以今是難能可貴矣!確實是我們「萬幸之中之大幸!」卻不懂的孝與感恩,反過責備謾罵父母這個不對,那個不好,怎能容于天地之間。

處于惡劣環境之下的人類,并非表示上天所注定的命運。世間的因緣條件錯綜复雜,並沒有所謂的不能改進的道理,主要的是要有好的管道與方法,方能漸漸將惡劣的環境條件淨化改變轉為清淨國土,這就是「無常」的積極心態了。「無常」可以帶給我們希望和理想,一直深入透視「無常」的深度層面,就能克服一切艱難,走出希望和光明。而再去明白「無常」的消極另一面的時侯,會清楚了解到人類必須順其生死的程序而流轉,因此,一切生物誰也躲不過的現實。所以我們要鼓起勇氣去面對它和接受它,才能擺脫恐懼心理的障礙。如《般若心經》云:「三世諸佛,心無掛礙,無掛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

世間的相對,促成千差萬別的景像,所以產生了種種不同的感受,體會與啟示。在于個案來說,對真理的體會和感觸有多少,對世間的舜息變遷,敏銳程度有多高。古德高僧,從修行上體會無常的深度和相應真理,即時開悟,透過偈頌表達悟境上所組成的概念。如龍牙禪師對悟境提詩一首:「朝看花開滿樹紅,暮看花落樹還空,若將花比人間事,花與人間事一同。」宗淵禪師卻對生命歌頌一番:「舉世應無百歲人,百年終作家中塵,余今八十有三歲,自作詩歌送此身。」由此可知,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所以要得到佛法的真實體會,必須留在世間覺「無常」的生滅過程!

吾人,對「無常」的體會深遠,它表達了時間的寶貴與短暫,卻勿讓時間在無意義的生命中流逝,卻要好好地把握與充分利用有限生命,免得人生虛度生命。「無常」的意境,我們卻勿停滯膚淺的認識之中,需要從較深度的層面體會接觸,讓無常的法則促使我們提昇,進步,向善向上,趨向于清淨無住的涅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