燈集錄

學僧會的緣生浮影

草創時期六二四

馬來西亞佛學院學僧會的成立之前,便是第一和第二屆僧青年講座會的緣生。其起因來自一位在籍僧青年本身,因參加某個團體所主辦的一項研修課程,因而內心感觸很深,在一九九二年六月廿四日,漸漸地掀起「僧青年講座籌備委員會」的序幕。

僧青年隨此因緣逐漸地組織起小組,開拓未來的展望,而目的是要建全的僧教育和醒覺意識。自覺自強,團結一致,才能恢復六和共生的清淨僧團。印順長老說:「釋尊特別重視思想與經濟,使它與戒律並行。」三者,建立在共同的原則上,才有:「和合、安樂、清淨的僧團。」彼此間,在精神上是志同道合,行動上有紀律而合作的,語言文字上是誠實,正確,充滿和諧友誼的。這樣的僧團,才是釋尊理想中的僧團。僧團的力量,在於「種樹成林」;非在「見樹不見林」不良循環的發展。

雖然當時被推選為第一屆僧青年講座會的籌委長,在委員們也一起共同地積極努力下,推行該項神聖任務,使重大的使命展延到第二屆講座會去。講座會宗旨為:(一)喚起出家眾對出家之意義的了解。(二)僧眾自我覺醒;關心及了解出家眾的切身問題。(三)保持僧眾的聯繫;共同確立正確的方向,達到共識。首屆講座會主題是:「僧伽教育」。第二屆的主題是:「明日的展望」。經過時間洗禮後,終於得到校方的認同,緣生了第一屆「馬來西亞佛學院學僧會」。該會當然是母院的屬下附設體。該會的宗旨是:(一)配合僧教育發展,提昇學僧素質。(二)促進學僧之間溝通與了解。(三)舉辦研究與修持活動,配合大馬佛教的發展。(四)喚醒學僧意識,實踐六和敬的精神。屆時,學僧會法務輾轉流傳,燈燈相續,綿綿無盡。


學僧的定義與使命

「學僧」的定義是甚麼?顧名思義,就是「善學的出家集團」。從親近善仕,聽聞正法,如理思惟,直到法隨法行;爾後步上成佛之道。學僧是為了學習佛法的正確知見,並且還要打破南北傳佛教的鐵牆觀念,而不在受傳統佛教的驅使下而影響前進。而去掌握著無常無我的緣起法則,走向佛法的正軌道,發起出離心、菩提心和增上生心。學僧是為了學習聖者的經驗、心得,並充實自己,作為適應社會,而能有利於自己,及有利於人類的能力。

佛法從古至今是一盞智慧明燈,全賴於僧團的輾轉相傳,續佛慧命,並得於一火命脈燃燒下去。僧青年是佛法責任上的推動者,延續佛法的傳播者。現今僧青年出家之後,好像似與社會脫了節般,有些僧青年與上人成了代溝,產生林林種種的問題,在困境中自生自滅,成為佛教的部分問題。使佛法不能透過僧青年的推動與傳播,便帶有含糊的修行知見。反而造就在家組織成為推動佛法的主動力及影響力。僧青年如同一艘破船,不能水漲船高,反而漲水沉船。我們僧青年必須接受現時代的考驗,對時勢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及分析能力。所謂水已漲了,船不得不跟著高!真所謂「水漲船高」也。

我們希望僧青年能透過學習上較有系統的講座會及共修課程,提高我們的素質涵養和宗教情操,並深入淺出地弘護佛法教育的工作。加強「學僧」力量的不足點和同時使「學僧」本身的優強專長一面,發揮到淋漓盡致。將大馬佛教所缺乏弘護僧才的地方,大派用場。實踐六和敬的精神,宣揚佛學高深哲理的真諦法,廣度四方芸芸的眾生。讓我們「學僧」成為當今的菩薩道行者。


學僧的態度與修養

時下學僧的態度問題:

  1. 放下的態度:成見 → 我慢 → 批評 → 自命清高 → 孤立自己。

  2.擁有的態度:嫌虛 → 有禮 → 善學 → 嚴己寬人 → 取長補短。


擁有出世現覺的體證 實踐入世菩薩的理論

建立基本佛法的思想:

  1. 四諦八正道 → 從世間走向出離煩惱世間。

  2. 六度四攝法 → 從大悲心出發度一切眾生。


改變現況僧尼精舍林立的建意書

(A)佛教的方式,需因時、因地,而呈現出適應現今僧團形像的功能。

(B)對內有僧團共住的修道;對外有攝化壇信的功效。

(C)發揮出各自的專長;不外乎三方面:

  1. 專宗教學系統化之宗教師、

  2. 禪淨實修系統化之修行者、

  3. 梵唱儀式系統化之主持人。

(D)大型寺院以外,如有意願獨自去創設小精舍,倒不如一起共同努力地去耕耘一片「僧伽園地」。整體上看有共住此同一環境,彼此互相監督及勉勵的作用。另一方面有各自的小精舍,各自用功辦道的規劃。

(E)好處有六:

  1. 遠離世俗花園地區建設小精舍的諸多不便。

  2. 減少繁重的事務與開消而加重個人的負擔。

  3. 僧尼可以集體共同發揮出宣揚佛法的力量。

  4. 僧尼可以抉擇各自修持的正確方法與法門。

  5. 共同享受僧伽園地所給予的各項設施便利。

  6. 達致攝化壇信護法及社會上的一種公信力。


結語

引用印順長老的一句話作為小結語:「以念誦、懺悔等來培養宗教情操,而將自己安立於僧團中,安立於聞思經教的慧學中,不求速成,以待時節因緣。」阿彌陀佛,福慧增長!